2023年1月,新能源物流車共銷售3671輛(不含交叉型乘用車和物流重卡),同比下降3.75%。整體來看,與2022年1月同期相比,微面、大面、輕卡等車型的銷量均為負增長,去除數量較低的中卡外,新能源微面和新能源小卡車型領跌。
僅中面和皮卡銷量實現了正增長,中面車型進一步擴大銷量優勢,成為新能源物流車主導車型。
如何看待1月銷量下滑?中面的異軍突起對其他車型有何啟示?請看電車資源的解析。
微面同比大跌,中面暴增180.7%
據電車資源數據統計,2023年1月新能源微中面合計銷量2294輛,同比增長14.19%。其中,新能源微面銷量為691輛,同比下降51.95%,新能源中面銷量為1603輛,同比上漲180.74%。
不過,從往年銷量情況來看,1月和2月一直以來都是新能源物流車銷售的淡季,1月銷量下滑并不意外。中汽協也分析認為原因有二:
一方面是因為國補政策退出,市場價格波動明顯;
另一方面受春節假期及部分消費需求提前透支影響。
電車資源分析認為,從新能源微中面銷量top10車型的表現來看,除了看到4個車型銷量同比下滑,更要看到6個銷量同比增長。通過比較發現,微中面產品銷量的此消彼長,不僅反映了大空間中面的強勢崛起,更體現了針對細分應用場景正向開發的車型的需求在攀升。
遠程星享V系列第一,微型貨車首入前十
從車型來看,1月新能源微面共有20款車型有銷量數據,新能源中面共有12款車型有銷量數據。
新能源微中面TOP5中除開遠程星享V凈增長以外,新能源微面與新能源中面的銷量數據對比大抵相同,正如此前預估的新能源中面銷量逐步成長為市場主流車型。
具體到細分車型方面,遠程星享V系列以1130輛的銷售數據位居2023年1月新能源微中面銷量榜單第一,占當月新能源微中面銷量的49.26%。其中遠程星享V5E銷量38輛,遠程星享V6E銷量1092輛。
電車資源數據顯示,1月份遠程星享V系列在全國57座城市有銷量,其中銷量前三的城市為深圳、長沙和廣州。
從熱銷款型來看,遠程星享V最暢銷的款型為寧德時代41.86kWh版本,1月銷售972輛;國軒高科41.932kWh版本位居第二,銷售53輛。寧德時代38.64kWh、國軒高科38.7kWh和中創新航38.64kWh等車型銷量均在數十臺左右,整體表現與去年銷售情況類似。
排名第二的是五菱EV50,2023年1月銷售166輛,同比上漲13.7%,銷往全國56座城市,銷量前三的城市為西安、濟南和天津,熱銷款型為安馳新能源35.904kWh和寧德時代41.86kWh版本。
不過值得了解的是,五菱汽車已經申報了全新的品牌名,五菱EV50是否會更名或者改款升級,電車資源也將實時關注。
瑞馳EC35II位居第三,1月銷售142輛,同比下跌57.99%。不過,從該車2021-2022年的銷售趨勢來看,1月和2月均為年均銷量最低月份,對其全年銷量影響不大。
從產品流通去向來看,1月份瑞馳EC35II共計銷往了全國52座城市,熱銷城市為天津、石家莊和東莞,國軒高科38.7kWh款比較熱銷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1月新能源微中面TOP10中,豪馳旗下的橙仕01以77輛的銷售成績(同比增長305.26%)位居第七。主要熱銷款型為贛鋒鋰電20.72kWh和10.36kWh兩款車型。
從熱銷城市來看,橙仕01在1月共計銷往24座城市,其中大部分城市為二線城市及以下,濟南為最熱銷城市。在新能源中面逐步蠶食微面市場份額的同時,深耕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微型車也在迅速成長。
小結:
整體來說,2023年1月新能源物流車銷量出現下滑是必然的,也符合新能源物流車近幾年的銷售曲線。但值得注意并需要深思的是:為何新能源中面能逆勢增長,成為眾多車型中正增長的車型?為何老將乏力,后來者順利上位?
此外,電車資源了解到,已有多家車企調整價格應對國補退出等情況帶來的市場困境。與此同時,今年電池價格將會有所下跌,也有不少新車型也將上市,市場競爭更加激烈,迷霧重重。
“撥開迷霧·洞見未來”!3月28日-30日,電車資源、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主辦、運聯智庫支持的“2023第六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”將圍繞產銷量增長之道、商業模式革新展開探討,解析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,解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新趨勢、新挑戰,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。敬請期待!